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期間,包括巴西在內的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宣布加入《關于森林和土地利用的格拉斯哥領導人宣言》,承諾到2030年實現森林零砍伐。巴西做出的這項承諾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不過鑒于最近幾年巴西亞馬孫地區毀林情況趨于嚴重,在未來9年內實現森林零砍伐目標任重道遠。 巴西國家空間研究院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巴西境內亞馬孫地區毀林面積創15年來新高,同比增加22%,大約13235平方公里雨林從亞馬孫地區消失,相當于17個美國紐約市。巴西環境部長若阿金·萊特當天在記者會上說,這一數據說明毀林依然是巴西面臨的“挑戰”,政府將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打擊環境犯罪”。 亞馬孫雨林占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積的20%,生物多樣性豐富,被譽為“地球之肺”。亞馬孫雨林總面積約550萬平方公里,超過60%的面積位于巴西境內,其余位于哥倫比亞、秘魯、玻利維亞等其他南美洲國家。巴西境內的亞馬孫地區地廣人稀,監管困難,毀林開荒現象時有發生,每年遭到破壞的雨林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在過去30年中,亞馬孫雨林已有六分之一的面積遭到嚴重破壞。如果亞馬孫的森林被砍伐殆盡,地球上維持人類生存的氧氣將減少1/3。 不過,在以往的努力下,毀林現象一度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抑制。2011年,巴西國家空間研究院公布的資料顯示,自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巴西亞馬孫雨林的伐林率降低11.7%,連續三年創下歷史新低。但是,這些年來巴西政治斗爭激烈,經濟增長乏力,毀林開荒以發展農牧業的現象有所加劇。巴西國家空間研究院2018年1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在這一年的8月至10月,巴西亞馬孫雨林遭砍伐面積達1674平方公里,與前一年同期相比激增48.8%。 2019年,新政府上臺后,加大了亞馬孫雨林的開發力度,導致毀林情況日趨嚴重,人為縱火數量快速增長。 目前,巴西政府主張,亞馬孫雨林應當開發,但必須著眼于可持續性和阻止氣候變化,并遵守巴西法律。巴西政府已經三次執行“綠色巴西”計劃,派遣軍隊進入亞馬孫林區護林,加大力度打擊非法砍伐。在這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巴西代表團提出,將爭取最遲在2028年消除非法砍伐,比大多數國家提前兩年完成這一目標。在許多觀察家看來,巴西實現森林零砍伐的目標依然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