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徐文錦)記者從8日三明市“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三明市共梳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項目清單4132項,其中,重點民生項目2020項,完成1150項,完成率達57%;其他惠民利民實事2112項,完成1543項,完成率達73%。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等民生實事,三明市黨員干部全力推進項目落到實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全市共實施幼兒園、中小學建設項目80個,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學位11530個,城區72所學校開展校內“四點半學校”服務,4.36萬學生因此受益;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異地住院待遇提高,平均報銷比例同比提高5.3個百分點,藥品耗材集中采購見效,每年可節約藥品耗材費用2.15億元……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解決。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三明市各單位發揮優勢,多措并舉,形成了一系列經驗做法。例如,三元區實施“居民夜談會”制度,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變干部被動解決為主動上門服務;三明市城管局實施“騰、建、管”三項舉措,清理“僵尸車”,建停車泊位,采用車位智能化管理新模式,緩解市民停車難題;三明市教育局按照“程序不減、時限壓縮、應急管理、四項保證”的要求,落實“一月一通報”等工作機制,加快推進教育補短板項目建設,緩解“入學入園難”問題。 下一步,三明市委黨史學習教育辦將探索形成民情搜集反映機制、項目民主決策機制、工作責任落實機制、工作激勵考核機制等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常態化工作機制,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