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 首屆中國僑商投資(福建)大會 在福州隆重舉行, 200多名海內外僑商與嘉賓齊聚一堂, 暢敘鄉情、共話發展。 首屆中國僑商投資(福建)大會在福州舉行。福建日報記者 肖春道 攝 在“十四五”開局之際,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關鍵時期,召開本屆投資大會,可以說是恰逢其時、十分重要。 福建面朝大海、開放包容, 福建人漂洋過海、敢闖敢拼, 有這樣一句話廣為傳頌——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福建人! 也就是說,有海岸線的地方, 就有福建人活動的身影! 借著首屆投資大會的東風, 本期屏山君就跟您聊聊, 僑與福建關系, 僑對福建的貢獻。 著名僑鄉,名副其實! 2012年9月3日,福建省僑商聯合會在福州成立。 勇闖四海,敢拼會贏;愛國愛鄉,回饋桑梓。不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抑或是改革開放經濟飛速發展階段,這一顯著的特點,始終是福建僑胞身上,最為人稱道的標簽。 對此, 屏山君認真梳理了一番—— 戰爭年代,以陳嘉庚先生為代表的福建華僑,克服重重困難支援革命,傾資助學,建設家鄉,為革命戰爭勝利、新中國成立作出了重要貢獻,留下“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等美名。 僑匯券 新中國成立后,面對百廢待興的祖國家鄉,身居海外的僑胞毅然舍去優越條件,紛紛回國回鄉投資。1956年開始發行的僑匯券是僑批僑匯的延伸品,是新中國初期外匯的主要來源之一,是福建僑商難以忘懷的票證,也是他們投身家鄉建設的生動縮影。 改革開放以來,廣大僑胞繼續加大投資,爭當“排頭兵”—— 從福建的沿海到山區, 從一產到三產, 從基礎設施到高科技項目, 處處都有僑商的身影。 他們敢為人先, 在家鄉福建創造了許多先河—— 福清融僑開發區,全國唯一一家以“僑”命名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第一個由僑胞創建的國家級開發區(融僑開發區); 第一批僑字號港(福清下壟碼頭); 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廈門國際銀行); 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印華地磚); 第一家外商獨資銀行(新加坡大華銀行)…… “華僑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愛國、愛鄉、愛自己的家人。這就是中國人、中國文化、中國人的精神、中國心。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發展建設跟我們有這么一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國的華僑是分不開的。”這番重要講話,是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廣東汕頭考察時,對廣大僑胞的高度認可和贊譽。 屏山君注意到, 在福建工作期間——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發揮僑的作用優勢,與僑胞交心交友,積極引資引智。他推動“以僑引僑、以僑引臺”,尋找開放發展的“金鑰匙”。 福建省委、省政府 始終高度重視僑務工作, 把廣大僑商僑胞視為 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 一支重要力量, 把“僑”作為福建的 一張重要名片進行打造, 堅持“以人為本、為僑服務”,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創造良好發展條件, 知僑情、聚僑力、解僑困, 讓廣大鄉親在家鄉共享機遇、安居樂業。 今年省兩會期間,省委召開省政協港澳委員座談會。 全省各地各部門持續加大“走出去”和“引進來”力度,與海外僑胞保持著廣泛、密切的聯系,積極邀請他們參與“9·8”“5·18”“6·18”等大型經貿活動以及出列席省兩會、世界閩商大會、懇親大會等重要會議,極大激發了鄉親們愛國愛鄉、回饋桑梓的情懷。 屏山君了解到, 本屆投資大會的主題是 “創業中華、僑聚八閩”, 受疫情影響, 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 疫情阻隔不了鄉音鄉情!不少僑胞雖無法回鄉參會,但紛紛通過視頻連線、視頻祝賀、委派親屬參加等方式,抓住機遇、積極響應,踴躍參與大會、支持家鄉發展建設。 本屆投資大會共達成合同和協議項目158個,項目涉及海洋經濟、生物經濟、數字經濟、智能經濟以及制造業、服務業、總部經濟等領域。 其中,30個重大產業項目上臺簽約。會議期間,還推動了僑商興閩基金、福茶網海外推廣中心等五大平臺落地福建。 時間和實踐都充分證明, 廣大僑商僑胞, 始終是福建發展的 獨特優勢和寶貴財富。 珍視這一財富, 發揮這一優勢, 福建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