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靈丘縣岸底村,村民們在村委大院里排練舞龍節目(2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 正月里的黃土高原余寒猶厲,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岸底村的村委大院里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村民們自發組織的舞龍舞獅節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排練。 岸底村歷來就有正月里舞龍舞獅的傳統,當地把這種表演形式稱為“耍十支”。“岸底耍十支”是大同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去年受疫情影響,這一傳承了上百年的傳統民俗活動暫停演出,讓村民們頗感遺憾。 今年春節期間,為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展現新時代鄉村文明新風尚,大同市文旅局組織策劃了“村晚”活動,拍攝當地一些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制作完成后在網絡平臺上播放。 靈丘縣岸底村的舞龍舞獅成功入選了本次“村晚”。得到消息的村民們很是高興,從臘月就開始排練。“這是我們的‘耍十支’第一次走出大山,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傳統民俗被更多觀眾看到”,“耍十支”隊員李迎權轉身提醒身后的“隊友”,“大家都精神點,我們要上‘村晚’啦!” 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