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2月25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持續一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百業,曾經在美國洛杉磯圣蓋博谷鼎盛一時的華人足浴及腳底按摩業,早已重新洗牌,有人關門倒閉、有人被迫改行,或者峰回路轉,也有人另辟蹊徑,疫情之下反而風生水起。 長達一年的居家避疫,作為“非生活必須行業”的足浴業被迫停擺,老板關門,員工則自謀生路,多年來主要集中在圣蓋博等城市的華人足浴店冷落的門庭后,業者命運大不同。 據南加州華人足浴和腳底按摩同業公會會長劉澄宇表示,疫情導致足浴店不能開門,按摩師們無班可上,但由于不少工作多年的按摩師們都有自己固定的客人,尤其是手藝上乘的按摩師傅,疫情發生后,紛紛從傳統的客人到店按摩轉為按摩師上門服務,也有一些手藝好、服務佳的按摩師干脆自己租下專門的公寓,一張按摩床,幾個木桶,從網上批發來各種用品用具,就是一家小小的家庭按摩店,生意相當不錯。 手藝好按摩師個體戶賺更多 “我在疫情之前,就有些要求上門服務的客人。”前后在圣蓋博兩家足浴店工作過六年的施女士表示,可能是因為手藝好的緣故,那時她一半的時間在老板的足浴店工作,另外一半時間則被客人請上門做足底按摩,“一般都是家境較好的客人,給的也比較多。” 疫情發生后,她失業了兩個月,“開始時大家都怕,沒人敢讓陌生人上門。”沒想到從去年5月開始,陸續接到客人電話,請她上門足底按摩。“從那時起到現在,每周末幾乎全部排滿。”施女士稱,因為不用跟老板分賬,客人給的工錢也好,她現在每個月的收入比從前多好幾倍,最好的時候每個月超過7000元現金。 “最想不到的是客人大增。”也是在疫情期間改為上門服務的劉女士表示,從前在店里上班時,按摩師都搶客人,往往是服務完一人就休息一個小時。所以從早到晚工作十多小時,往往只有幾個客人,時間長但收入卻不多。 大本營圣蓋博市見證消長 “現在很不一樣。”劉女士表示,她上門服務的客人,本來只是太太或先生或夫妻兩人,現在很多客人家中的長輩甚至年輕人也一起要求按摩,去一家就服務四五個客人,比以往在店中坐等客人好多了。“最開心的是全部收入都是自己的,完全不用跟老板分成,也不用看老板眼色。” 她說,自己心情好就多干幾個小時,心情不好干脆出門玩幾天。不過,客人對按摩師的防疫要求也很高,要求戴口罩,對按摩床、毛巾、木桶等的消毒清潔要求也很高。 人稱華人足浴和腳底按摩大本營的圣蓋博市,鼎盛時期華人足浴按摩店超過70家,從業人員少說也有上千人。即便是后來整頓規范和縮短營業時間后,常規經營的足浴店也還有40至50家,按摩價格也從最初的每小時60、70元降低到30、40元,最后甚至跌到15元,使得足浴成為平常人家都消費得起的養生消閑。當時首個要求所有員工穿著統一制服且規模大的“漢生堂”,一個店的員工將近30人,最多時候每天服務300多人。 按摩用品批發生意出奇好 在當年的“漢生堂”連鎖店最鼎盛的時候,改行做足浴按摩用品批發,劉澄宇表示,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剛開始時,很多朋友都開他玩笑“這回你死定了”,沒想到過去一年他的生意“非常好”。 劉澄宇表示,他沒有想到整個美國足浴和按摩用品,在疫情期間批發基本維持相當大的數量,以往是店家向他訂貨,現在是按摩師自己在網上跟他下單,“數量有增無減”。他發現疫情期間足浴按摩的另一個特點是,民主黨州的店家批發急劇下跌、個人批發急劇上升,共和黨州則是基本持平,很多商家依然開門營業。 他相信疫情過后,足浴還是會有相當的市場,尤其是這場疫情,讓很多民眾更加重視養生,很可能使華人足浴按摩業東山再起,但同時也可以肯定,大家未來對足浴按摩的衛生要求更高,法規也會更加嚴格。(楊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