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文明風尚 涵養城市品質 ——福清持續加強理想信念建設 11月10日,福清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逐夢17年終圓夢。圓夢得益于外修“顏值”,內練“氣質”。多年來,福清持續加強理想信念建設,傳遞文明風尚,讓玉融大地上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力量,品味文明的醇香。 涵養文明氣質 在天寶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市民或慢跑或散步,沿途可“邂逅”福清古代名人,看見“中國夢”主題造型,品讀民族英雄林則徐生平和家風家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隨時隨地熏陶著每一個過往的市民。 在創建文明城市過程中,我市利用公共場所、新聞媒體等平臺,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標語、文化墻隨處可見。同時,廣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積極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宣傳和管理中。 福清還積極打造核心價值觀主題造型、主題公園、主題社區、主題街道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家風家訓、農耕文化、新24孝等形式融入其中,涌現了天寶陂、首溪村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以傳說故事、名人事跡、特色造型等方式,通俗易懂地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使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傳遞文明溫度 德者事業之基。三福之地綻放文明之花,離不開道德的滋養。福州首位獲評全國道德模范的王錦萍,是城頭鎮吉釣島上唯一的女村醫,她用30多年的堅守,一人挑起整座海島居民的健康,詮釋了醫者仁心之大德。 所謂“德不孤,必有鄰”,凡人善舉在福清比比皆是,從20多年悉心照料盲人鄰居的老伙伴,到深夜勇救落水者的海島村民,從斑馬線上的文明禮讓,到疫情面前的道義擔當,福清市民像一簇簇跳動的火苗,感動著、影響著每一個人。在過去的5年里,福清共有1人獲評全國道德模范,1人獲評福州市道德模范,1人獲評福州市道德模范提名獎,2人當選“中國好人”,8人當選“福建好人”,18人當選“福州好人”,評出福清市道德模范10名、“福清好人”63名。 同時,認真落實《福清市幫扶和禮遇道德模范實施辦法》,舉辦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新年座談會、現場交流活動,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慰問幫扶活動,春節期間共慰問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38人次。富潤屋,德潤身。福清用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凡人善舉產生帶動能量,在全社會營造了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在玉融大地上匯聚力量,傳遞溫暖。 凝聚文明力量 福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內人氣總是居高不下。“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許多單位和團體爭相到這里獲取精神食糧。我市制定出臺了《福清市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施方案》以及福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導則、工作制度及工作職責等一系列指導文件,如今全市共建成1個市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4個鎮(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494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依托文明實踐中心、圖書館、科技館、文化館、美術館以及基層文明實踐所、站等陣地資源,福清大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先后舉辦了道德模范新春座談會、“我們的節日”“善行融城·立德樹人”優秀志愿者故事進校園活動等主題實踐活動,充分發揮精神文化的滋養力量。 福清作為一座既有溫度又有厚度的城市,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工作,依托傳統節日載體,組織新春音樂會、廣場舞展演、民俗文化節、民間文藝團隊匯演等群眾性民俗文體活動,傳承中華美德、提高人文素養。 鑄就文明之基 每到周末,福清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就熱鬧不凡,繪畫、舞蹈、書法等培訓活動,讓孩子們的周末既充實又快樂。在深化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福清市不斷拓展未成年人文化陣地,持續在全市各中小學校普及推廣學校少年宮建設,培育出岑兜中心小學、前林中心小學、上逕中心小學等一批創出學校特色的鄉村學校少年宮。目前,已有5所學校獲中央體育彩票專項基金以及省、福州市文明辦專項資金支持,全市24個鄉村學校少年宮與各級文明校園全面實現結對共建。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為助力文明城市創建,我市深入開展未成年人道德實踐活動,持續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道德模范進校園”“向國旗敬禮”“曬家風傳家訓·五彩童心連萬家”等一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并精心組織了“我們的節日·雙百”主題征文、征畫(書法)活動、“手繪福清·共創文明”少年兒童書畫現場賽、《國學大課堂》比賽等活動,豐富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 文明是城市永恒的追求,邁向新征程,我市將持續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不斷在文明建設的道路上續寫新篇章、創造新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