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嶺鎮梨洞村的生活變遷
福清新聞網9月15日訊 (記者 陳生)走進梨洞村,道路干凈整潔,洋樓別墅有序建設。全市農村最美麗的籃球館,村里的幸福院、文化活動中心都已建成投用,村民的臉上掛滿了笑容,一幅幸福的生活畫卷正徐徐展開。 南嶺鎮梨洞村原地處南嶺鎮東北部,是省定老區基點村。1993年為支持元洪投資區建設,全村遷移到塔仔門。近幾年來,梨洞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村黨員外出創業的優勢,結合市場信息、閑置資金等資源,瞄準工程機械和油茶種植等項目,用勤勞的雙手繪出小康生活的幸福畫卷。 日前,記者來到梨洞村,村黨支部副書記李建華開心地帶著我們來到位于村主干道旁的龍津公園。公園里綠樹環繞,綠意盎然。步道上,村民在悠閑信步;涼亭里,村民怡然自得,十分愜意。村干部告訴記者,這個公園是鄉賢出資,由一個簡易的公園改造建成。 李建華說,現在的公園綠化比以前好多了,配套設施很齊全,公園里還全部裝上彩燈,每晚都有不少群眾到此休閑娛樂,其樂融融。 這幾年梨洞村無論是物質水平,還是精神水平都有了顯著提升。全村搬遷前,梨洞村人多地少,村民生活水平比較低下。窮則思變,搬遷后,梨洞村瞄準市場機遇,成立了“福清市文華油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新種油茶500多畝,改造老油茶林近1000畝。同時,采取“支部+合作社+工程機械戶”這種“三位一體”的方式,利用政府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還成立了“工程機械設備互助會”,不斷做大村工程機械產業。 梨洞村離任老書記盧圣文告訴記者,當初為了改變梨洞貧困狀況,他和幾個親戚湊錢買了一臺挖掘機,用于承包土方工程,靠著這臺挖掘機,梨洞村打開了脫貧致富之門。村民賺了第一桶金后,開始買鏟車,買推土機等各種施工機械,村里的工程機械產業越做越大。 成立“工程機械設備互助會”后,村里80%以上的農戶直接或間接參與購買工程機械設備,大家抱團合作,靠著勤勞的雙手,生活越過越有奔頭。 有了自己小洋樓和多個項目投資的梨洞村村民陳振用說,上世紀90年代,全村有小汽車的家庭還不到10戶,現在每家每戶幾乎都有小汽車了。“富裕生活不僅靠黨的好政策,還和村民的努力奮斗分不開的。”陳振用說。 盧圣文笑著說:“如今村民都過上了幸福生活,小孩也都進城上學了,老人搬入了幸福院,年輕人繼續在家鄉和全國各地創業,分享新時代發展的成果。” 靠著勤勞的雙手,梨洞村村民們正不斷描繪著新時代小康生活的美好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