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主研發的海上風電機組 單機容量全球第二大 已成功并網發電!! 7月12日21時25分,國內首臺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在三峽集團福建福清興化灣二期海上風電場成功并網發電。這是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單機容量亞太地區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風電機組,刷新了我國海上風電單機容量新紀錄。 01 1臺10兆瓦風機 年產4000萬度電 記者了解到,本次并網的10兆瓦機組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最新一代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由三峽集團與東方電氣集團聯合研發,在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下線。 據統計,機組輪轂中心高度距海平面約115米,相當于40層居民樓的高度。風機葉輪直徑185米,相當于3臺波音747并排的寬度,風輪掃風面積相當于3.7個標準足球場。 三峽集團福建公司工作人員說,1臺10兆瓦風機一年能夠生產4000萬度電,可以減少燃煤消耗12800噸、二氧化碳排放33500噸,可滿足20000個三口之家一年的正常用電需求。 “該機組通過試運行后,將進行批量化生產推廣后,將有利于減少風電場用海面積提高海洋利用率,促進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 02 針對I類風區設計 抗臺風能力超強 據三峽集團福建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該機組整體技術屬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該型機組針對福建、廣東等海域I類風區設計,機組環境適應性、設備可靠性、風能利用率得到極大提高,具備超強抗臺風能力。 具體地說,該風機葉片長90米,是碳纖維主梁和副梁雙主梁結構,采用高性能碳纖維材料,提高了葉片剛度、強度和抗扭轉破壞能力,可以很好抵御臺風對葉片的彎曲、扭轉、剪切破壞作用。此外,在設計發電機時,團隊充分考慮絕緣、電磁、通風、結構等方面問題,采用空冷系統,可以有效防止沙塵、鹽霧和水汽對發電機的侵蝕,保護電機繞組和磁鋼,保證電機長期安全運行。 |